欢迎访问重庆大学·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!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心动态 > 正文 >

2024秋第二次教研活动会议纪要

日期:2024927

地点:DS1329

主持人:汪涛

参与人员:陈莹,陈瑜,丛杨,郭莉杰,何光宏,李巧梅,刘高斌,刘辉,刘婷,潘量,蒲贤洁,邱丽,孙晓楠,汪涛,王雪,吴芳,肖鹏,向红,徐巧英,徐玮婧,杨东侠,杨建琼,杨骏骏,余沛,张选梅,赵艳,郑雪丽,朱张浮

 

议程内容:

1. 1+N”分类分层教学实验项目提升拓展内容建设讨论

由汪涛老师主持,会议围绕等厚干涉、分光计、霍尔效应、迈克尔逊干涉、杨氏模量测量等实验的提升内容和研究性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,并形成了以下结果:

序号

建设

老师

实验

名称

基础必修阶段

特色提升阶段

1

张选梅

等厚干涉及其应用

1. 劈尖干涉测纸片厚度;

2. 牛顿环干涉测平凸球面透镜的球面半径;

3. 使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。

1.   基础必修部分

2.   以下二选一

(1) 利用劈尖测量头发丝直径,并与读数显微镜的测量结果比较;

(2) 使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,进行不确定度评定。

2

赵艳

分光计实验

1. 学习使用分光计;

2. 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。

1.   基础必修部分

2.   用最小偏向角法测三棱镜折射率。

3

李巧梅

霍尔效应

1. 研究霍尔电势与霍尔工作电流、励磁电流的关系;

2. 测量螺线管中轴线的磁场分布。

1. 基础必修部分

2. 以下二选一

(1) 测量霍尔元件的不等位电势和不等位电阻;

(2) 测量霍尔元件电导率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,计算载流子迁移率。

4

邱丽

迈克尔逊干涉仪

1. 观察干涉条纹随光程差的变化情况;

2. 测量激光的波长,计算不确定度。

1.   基础必修部分

2.   以下四选一

(1) 用作图法计算激光波长,评估结果的不确定度

(2) 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激光波长,评估结果的不确定度

(3) 在轨道上前后移动至少3mm,观察并记录条纹的疏密变化特征,从理论上解释观察到的现象,并分析可能出现的所有可能情况。

(4) 理解定域和非定域干涉概念,观察验证本实验为非定域干涉,简单描述自己的验证方法,并且分析非定域干涉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。

5

杨骏骏

薄透镜成像及应用研究实验

1.   设计组装一台显微镜,要求视放大率30-100倍,实测视放大率并和理论值比较;

2.   设计组装一台开普勒望远镜,要求视放大率4-10倍,实测望远镜的视放大率,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。

1.   基础必修部分二选一

2.   (元件)采用共轭法(二次成像法)测定某待测薄凸透镜的焦距,测量6次并计算焦距的平均值和不确定度;

6

郑雪丽

杨氏弹性模量

1. 用静态拉伸法测金属的杨氏弹性模量;

2. 光杠杆法测金属丝伸长量;

3.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,计算杨氏模量和不确定度。

1.   基础必修部分

2.   以下三选一

(1) 用望远镜和卷尺测量距离S,并比较分析。

(2)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,评估结果的不确定度

(3) 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,评估结果的不确定度

 

7

杨东侠

油滴法测基本电荷研究

4. 1.用平衡法测基本电荷量;

1. 用平衡法/动态法测基本电荷量(二选一);

3. 比较分析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(作图法、分组法、最小二乘法、平均值最小整数法等);分析比较不同数据处理方法的结果。

 

大学物理实验中心

2024.9.27